登录 注册 订单状态 购物车 0

「手机&电脑浏览器请搜索或输入网址:HuangYanSi.com,并按Ctrl+D收藏黄烟丝」

新商盟 > 烟草财富商机 > 烟丝如何保湿并干燥? > 烟丝加湿方法,烟丝干了喷什么好抽,烟丝干燥用什么加湿好,烟丝怎样保湿。水烟文化-阿拉伯水烟-水烟筒-玻璃水烟壶-纯铜水烟壶-水烟批发-水烟电子烟-电子烟水烟-水烟烟具-水烟袋-新款水烟壶-烟具批发-水烟配件

兰州甘字水烟一包多少钱?甘肃靖远水烟史话,中国故事:百年水烟作坊 延续兰州传统老工艺(高清)

甘肃靖远水烟史话

西部黄河文化走笔丛书·文史卷

第一章 靖远水烟与兰州水烟鼎盛期的比较


一、靖远水烟是甘肃(兰州)水烟的支系

客观地说,甘肃(兰州)水烟是总成,而靖远水烟是其支系。将二者硬性分割开来,甚至并列起来,都是不够科学、严谨的。所以,靖远水烟从属于甘肃(兰州)水烟,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兰州晨报》2002年11月2日有篇《甘肃水烟》的文章,这样表述: 甘肃各县并非均产水烟,而以土地肥沃之兰州五泉山一带,榆中金家崖、青城乡、东滩和靖远县糜滩乡等地农民在建国前大量栽种……这里,将“甘肃水烟”的产地说得非常清楚。当然,这里还忽略了一些地方,比如:皋兰、永登,以及临洮。还有陇南的成县、徽县等地。这些地方也产水烟。所以,将上述各地所产水烟,统称之为:甘肃水烟。

兰州水烟制品

二、兰州水烟一枝独秀成为甘肃水烟的代言者


兰州,自古为甘肃省会,区位优势令别的县区望尘莫及,其知名度也是响亮中外的。故,自清代以来,以“兰州”命名的甘肃水烟,叫响于世,成为知名品牌。兰州水烟,因此成为整个甘肃水烟产业的代言者,以及形象大使。


之所以这样,还由于,一是兰州水烟的确质量优,名声响,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其次,兰州市乃是甘肃水烟,及整个烟草产业的龙头所在,也是集中深加工制造之地。至今,始建于1937年的兰州卷烟厂(有别于水烟厂),仍然是西北最大的烟草国企,全国的纳税明星单位。而恰恰由于卷烟(纸烟、香烟)行业的迅速崛起、壮大,才导致了甘肃水烟产业的急剧衰落。乃至最后的消亡……


兰州水烟在整个清代,都是极其兴盛的。其兴盛期应该始自康熙时代,此后,这种强劲势头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末以后,到了民国时期,甘肃水烟产业呈现整体性衰落态势。解放后,则进入尾声。目前的状态则是,榆中县金崖镇现存唯一的水烟老作坊,更名为“兰州泰和水烟工业公司”。该企业,目前仅仅具有一个死亡产业曾经存在的象征意义而已,已经没有什么实际的商业意义可言。


1956年,兰州的22家私营烟坊企业合营组成“兰州水烟厂”。这是兰州水烟产业应对消费市场的一次整合行动,动作可谓颇大。当然,从意识形态方面考量,此举则属于社会主义改造在该行业完成的结果,或者标志吧。


1959年,兰州水烟还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世界农产品博览会”,这应该是这一夕阳产业最后的辉煌吧。也是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告别亮相。之后,整个甘肃水烟行业颓势突显,日渐式微,乏善可陈……


三、靖远水烟产业鼎盛期不弱于兰州

1.《辞海》关于甘肃水烟的定义。我们先了解一些与水烟产业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有助于洞察靖远局部的水烟产业状态,以及演化过程。

《辞海》缩印本1602页有这样的词条: 水烟,烟草制品,我国西南地区称作黄烟、刀烟。产于福建和甘肃,甘肃产青色,烟草加以食油等佐料,夹成饼块儿,刨成烟丝。用水烟筒来吸食。


这条资料所说的甘肃水烟,就与靖远水烟有关。靖远水烟,无疑就包括在其中。

2.靖远水烟产业的肇始。权威资料显示,甘肃水烟种植应该是明朝万历年间的1573年左右,系由外地引入。与此同时,水烟的深加工制作,也随之兴起。1644年满人入关,清朝建立,上流社会人士嗜好水烟……于此,水烟消费遂在社会上盛行起来……基本常识是,烟草起源于美洲,由西班牙等殖民者带到世界各地。所以,兰州水烟传说始自诸葛亮南征孟获……云云,这只能是一个美丽传说而已。


由此可知,靖远水烟产业的肇始,也应该在此时吧,即1573年左右。而其鼎盛阶段,则晚于兰州很多年。


3.靖远水烟产业鼎盛期比兰州晚100年。靖远,众所周知系移民之地,整个明代都在进行着大移民,靖远居民族群社会性的基本形成、稳定,乃至定型,应当在清朝康、乾时期吧。故,这个时候,靖远水烟产业方才走向规模化。而其最鼎盛时期,则应该在后来的道光、咸丰两朝。因此,按此推算下来,靖远水烟产业的鼎盛期的出现要比兰州晚100年左右。换句话说,即同治之乱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正是靖远水烟产业的最鼎盛期……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靖远水烟产业进入鼎盛期后,其规模和盛况很是惊人,有点与兰州一争高低的势头。这一时期,靖远地方烟草的种植面积超大,城乡烟坊林立,烟草成为支柱产业,深刻影响着地方经济……这一切情况综合起来看,那是一点都不弱于兰州的。


下面有史料为证。

4.靖远水烟产业同治前的空前盛况。靖远名儒张慎微先生所著《兰州春秋》第17回第118页,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小说里的一个角色,有个田会长者,说 :我们这个地方(靖远)虽小,同治以前倒还不错,城市上据说有十来万人,大小水烟坊有400多家,盐店200多家,一年有100多辆大车、5000多只骆驼来去跑泾阳走汉中。去时是水烟箱子、食盐包子、大烟块子,来时运的大布卷子、茶叶和京广杂货,相当富华。下山有一座酒仙店,同治以后还留下一块布施花名石碑,记有大大小小什么居、什么楼、什么香……酒馆子200多家。要是没那样的繁荣,也引不起同治之乱。如果没有同治之乱,今天的靖远城其繁华景象那是不下于兰州的。


《兰州春秋》系用小说体裁写就,但它更是一部民国文史资料的总成。上述这段资料很珍贵,作者借助于小说人物之口,反映了清朝同治之乱前靖远地方的繁荣程度。其中,靖远当年有水烟坊400多家,这是很惊人的。说明靖远当时城乡间广种水烟,其产业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所赖在此。由此可知,清朝同治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乃是靖远水烟产业的鼎盛期。


这条资料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即,伴随着水烟产业的鼎盛,当年的靖远,整个工商业都是盛况空前的,社会高度繁荣发达,是陇上闻名遐迩的水、旱码头所在地,以及南北商品流通的集散地。稳居文化大县、商业大县、交通运输大县的位置。


5.兰州水烟产业鼎盛期的情况。《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6月1日有一篇署名于民的长篇文章:《兰州水烟兴衰记》,文中有这样的记述:19世纪初,兰州的水烟工作坊,数量增至140多家,投资经营者多为兰州、榆中、皋兰人。由于利润丰厚,一些陕商也来兰投资经营水烟丝,如一林丰、协后成联号,资金达100多万两白银。榆中不但是最主要的烟叶种植基地,也是主要的加工生产基地。青城盛产烟叶,且因黄河水运的优势,清乾隆嘉庆时期,水烟生产就进入鼎盛期。大小烟坊达百家以上,名气较大的有永丰成、玉顺和、福丰泰等10多家。


根据这篇文章所统计的数据,兰州的水烟作坊数量在鼎盛期,与靖远相比较,尚不及靖远的一半儿……当然,基本常识告诉我们,眼前机械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靖远水烟产业整体规模在同时期超过兰州,但是,靖远当年400家水烟作坊这庞大的数字,折射出其产业规模之巨,市井繁荣程度之盛,却是绝不可小觑的。尽管每家作坊的规模,与兰州相比,可能是望尘莫及的。可是,庞大的数字,也颇能说明一定的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靖远水烟产业在顶峰期,整体规模也是很惊人的,几乎不弱于兰州,跟兰州是好有一拼的。



靖远钟鼓楼雄姿

不过,要说明一点,靖远在清朝道光年间所辖地域面积较辽阔,如:今宁夏海原县之甘盐池乡等地,今会宁县之刘寨、白草塬、河畔、关川、郭城、红堡子等乡镇,白银区之王岘、四龙两乡镇,今景泰之芦阳、五佛、中泉、条山等乡镇,以上这些乡镇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今日平川区全境,均属于靖远辖区地盘。如今,若是将这些地域的人口总数相加起来,恐怕有近百万之众,依然很惊人。

烟田里生长旺盛的烟草叶


第二章、靖远水烟产业的衰落与消失


一、清末民初 余威犹在

平川区政协文史委主任何立民先生曾著有《水烟在靖远》一文,发表于1992年《白银风情》第三辑上。笔者曾采访他,他说,此文资料全系张尚瀛先生在世时提供,由他整理、编撰而成。张尚瀛先生2005年去世,生前系甘肃省文史馆员,也是靖远一代颇具影响力的文化人,以及文史专家。由他提供的这些资料,当然是真实可信的。


《水烟在靖远》记述道:同治后至民国初,靖远东关、三合一带烟坊林立,竞相加工烟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烟坊为“复盛和”,这家烟坊发家迅速。“复盛和”发家后,大兴土木,广置田产,曾购置水旱地36顷,合计36000亩。兴建房产多处……


由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靖远大地虽说遭遇了同治之乱这样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其后,由于烟草消费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靖远水烟产业再度崛起,其兴盛状态,一度有所恢复。作为陇上水烟产业大县,可谓盛况犹在,余威犹存。


虽说如此,靖远水烟产业的规模与同治前的鼎盛期比较,已不可同日而语,已不及其一半儿。与同期的兰州相比,也是相距悬殊。


二、四十年代衰落 五十年代消失

民国时期,靖远水烟产业进入衰落期。根据相关资料记载,靖远水烟产业到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已经到了衰落不堪的境地。烟坊大量倒闭……民国三十四年(1945)左右,靖远的水烟作坊仅仅只剩下四、五家了。产业量也锐减至可怜的程度……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水烟产业成型的作坊,在靖远已经彻底绝迹了。不复存在。


三、衰落与消亡的原因探讨

据民国时期的《甘肃农业地理》记载:全省种植黄花烟农田面积一般在4万亩左右,正常年景烟叶产量1000万斤上下。而榆中烟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3%,烟叶产量达全省总产量的67%。这说明,整个甘肃的水烟产业在民国时期都衰落了。全省种植黄花烟农田面积4万亩,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要知道,民国时期的高峰期,全省种植罂粟(大烟)所占土地面积,约在200万亩左右……两相比较,相差天地悬隔。


究其衰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大烟的泛滥。众所周知,民国十年(1921)后,陆洪涛督甘,放开烟禁,1921年——1937年,甘肃皋兰、榆中、靖远等地,开始广种大烟,烟害一度泛滥成灾。靖远在最高峰期种植大烟的面积近20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近十分之一……种植大烟,可以获得暴利。同时,人们还要种植一定量的粮食,以填饱肚子。这样一来,就大大挤占了烟草的种植空间。水烟产业,因而一年不如一年。


二是:纸烟(卷烟)的盛行。基本常识是,烟草业横行世界各地,烟草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其烟民数量远比抽大烟者多无数倍。而且,吸食和种植大烟,屡遭政府打击、禁止。其吸食、贩卖、种植很多时候都是非法的,在半地下状态进行。而烟草业则无此忧,烟草消费者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那么,甘肃地方的水烟产业为何节节衰落,最后,直至绝迹、消失了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纸烟(卷烟、香烟)的高度兴盛……由于纸烟档次各异,不同阶层都可享用,吸食极其方便,这样一来,水烟消费市场完全被其取代……


三是:消费方式的落伍。吸食水烟,必须有特制的水烟壶,靖远人俗称:水烟锅子。这东西成本昂贵,体积较大,出门携带极不方便。还有,抽吸水烟需要四平八稳的环境,在野外,尤其是劳作或行走期间,根本就不具备抽吸的条件。稍微晃荡一下,就会将水壶里的苦水吸进嘴里,一时苦不堪言……可是,烟卷,即香烟之类,还有旱烟,却全无此弊端,无论是重体力劳作者,休息片刻吸食,或是脚户赶牲灵行走中吸食,随时随地,均可。这样,既过瘾,又解乏困……久之,水烟,遂被彻底淘汰。


四是:贵族阶层的瓦解。影视剧中常常可以看到,抱着一把水烟壶,慢条斯理抽吸水烟者,这一群体,几乎清一色都是达官贵人,或者富商巨贾,一方豪绅地头……这些人往往置身于高堂之上,在抽吸水烟时,双手并用,不时左右交换操作,看上去程序甚是繁琐、麻烦。同时,身边还有丫鬟等下人伺候……有此排场,才悠悠然吞云吐雾。无此条件,这水烟似乎就享用不了。试想一下,社会上一般的市井穷苦人,那得这般闲暇功夫和条件?所以,吸食水烟乃是贵族的做派和专利,以及有闲阶层的消遣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贵族和有闲阶层这特殊群体早就分崩离析,瓦解于无形了。同时,加上人们生产、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水烟的消费方式,已大大落伍于时代了。因此,这一产业最终被彻底淘汰,淡出历史和人们的视野,就成为一种必然。

甘肃人抽吸水烟的影视剧照

四、水烟的影子犹在

但是,时至今日,作为水烟消费的影子,在社会上依然还存在着的……个别人出于怀旧心理,怀揣一把水烟壶,捣鼓一些香烟丝,装模作样地仿照影视剧中的样子,抽吸一回水烟的现象也是有的。还有,今天人们普遍抽吸的红中华、红塔山、苏烟、吉祥兰州、黑兰州、红兰州等牌子的香烟,尾部都带着一截过滤嘴儿……这其实就是当年水烟的变种。当年的水烟壶,就相当于今天香烟的过滤嘴儿,二者起着过滤烟雾毒素的同样的作用,彼此的原理一致。只是纸烟(香烟)携带和吸食,都要比水烟方便、快捷许多罢了。


无论是水烟,还是旱烟、纸烟(香烟)等品种,其基础原材料无一例外来源于农民所种植的烟草……吸食之,其功用自古一致,这就是所谓的:消除瘴疠之气;有助于消食;驱赶寒气;提神刺激神经,增加工作效率……等等。但是,靖远人自古也认识到烟草的副作用和危害性,所以,又称之为:恶草。抽烟上瘾者,靖远人说:此人有瞎(哈)毛病。足见,对水烟瘾君子们的歧视心理。


所以,水烟基本不见了,但烟草的消费仍然旺盛。水烟的兄弟品种,即香烟、旱烟、莫合烟等等,仍然继续在社会上盛行不衰。

今日,乡下仍然有农民在田间地头偶尔种植几颗烟草,以备自吸之用。主要用于吸旱烟……此等情形,在我的家乡糜滩,至今依然可见。糜滩,民国时期曾是灯笼辣椒之乡,红皮大蒜之乡,大烟之乡,也是烟草之乡……


第三章 靖远水烟的种类与加工及其它

一、靖远水烟的种类

靖远水烟的种类有四种:白条,头黄,麻烟,牛毛丝。


1.白条。顾名思义,这种水烟丝,呈一根根白色丝条状。向来有丝、色、味三绝之称。这一水烟种类,乃是兰州特产。质量也以兰州产最优。其它水烟类型,兰州亦产,但不及白条有名。可见,白条水烟,乃兰州一绝也,盛名传至四海天下。《本草纲目拾遗》中说: “水烟真者出兰州五泉。”《百花镜》也说: “甘肃兰州水烟可以醒酒。”《粤志》载: “兰州水烟,以水注入吸之,经火荡能解蛇毒。”《兰州琐记 》 载: “无论男女,皆嗜水烟。每入人家,或食肆中,烟气四布,如在雾中。校中诸生亦有烟袋置案中……”这些有关兰州水烟的记述文字,其中所指,基本都是水烟种类中的白条。

白条,也叫青烟。在兰州、靖远本地,其烟丝呈青绿色,而一旦运销之汉口等南方,由于气候、水分等关系,即可变白。故曰:白条。


靖远也产白条,但无论质量、数量,都与兰州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后期,1930年至1949年之间,靖远所产其它水烟种类,如头黄、牛毛丝等,由于吸食后痰多,副作用大,因而出现滞销现象。为此,靖远烟坊商贾竟然一度从兰州引进青烟叶加工白条,这一来无疑增加了成本,其品质也难以保障,使收益受到很大的影响。

青烟(类似白条)丝

2.头黄。靖远水烟的特产是头黄。顾名思义,头黄水烟,看上去烟丝金黄、金黄,很是黄亮惹眼,并吊人胃口。根据资料记载,临洮等地的水烟所产类型,也以头黄为主。其实,头黄与白条,其基础原料都是烟农种植的烟草植物,由于采摘时机不同,加工方法不同,遂有了白与黄之分。


烟草植物一般与秋季的糜谷一起下种,太迟,最怕霜杀。太早,比如春种夏收,烟叶生长过度,影响品质。此刻,也无法及时进行加工。因为,水烟作坊无一例外都是冬季作业。至于老百姓在春季里于墙角地头随手种植几颗烟草,以备自吸自用,却是有的,也是常见现象。大规模正式种植烟草都是在农历的大暑节气前后。


烟草植物当生长至秋季寒露期间,快要成熟之前,肥厚的叶子完全青绿,此时,用特制铲子倾斜角度挖去,断其主根,毛根尚存,暂时不离土地……烟叶遂日渐蔫垂,水分渐渐蒸发,最后上场,等待进一步加工制作。这样的烟叶乃是制作白条的最佳原材料。


至于头黄,烟叶收割时间要晚一些,要等到其完全自然成熟,叶子金黄、金黄,方可。时间大约在霜降稍后。此刻所产烟叶加工制造出来的水烟成品,就是头黄。头黄烟丝抽吸起来比较“硬”,也就是很冲,很呛人,容易头晕。还有一个明显的后遗症,这就是嗓子起痰多,肺热。故,烟瘾大,烟龄长者较喜欢。白条则不同,抽吸起来很绵软,不易起痰,后遗症少,老少咸宜,因而受众面较广。


靖远当年盛产的水烟种类,就是头黄。

总起来说,当年整个甘肃水烟的主力军就是白条、头黄两种。这两种水烟品种,乃是商业贸易的主角儿。其余品种,则是不起眼的配角。商业价值也不大。


头黄水烟丝

3.麻烟。麻烟,其实就是生产、加工白条和头黄时,所剩余的下脚料,是次生产品。这种东西看起来很不受看,杂七杂八,样子杂乱、色泽亦青、绿、白不一。所以,被称作:麻烟。这名字,望文生义,就可知,是下等货的意思。被人们所歧视。可是,麻烟抽吸享用,其效果一点都不差。所以,麻烟基本留作自吸自用,或者在本乡本土市场零星散卖……麻烟,不能加入远销的正规烟种里面去。


4.牛毛丝。根据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记述,牛毛丝,似乎是靖远水烟的独特品种,其它各地也生产这种东西,但以靖远尤多,质量上乘。牛毛丝,在生产加工环节,多添加油料、色素等,成型后,就呈红褐色,有点像红色的牛毛……故曰:牛毛丝。这一水烟品种的销路,多为绥远的包头一带。与麻烟不同,牛毛丝,也是远销的正规水烟的生力军,是白条和头黄的补充力量。当然是二者的配角了。


二、靖远水烟的加工制作

有关兰州、靖远水烟的加工、制作文章较多,其方法完全类同,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点到为止。


一是:撕叶抽茎。这是第一道工序。一般在冬季,由女工、童工完成。烟叶上场,将其杆、茎抽、剥而去。烟坊一般将杆、茎称斤计算工价,一个工人每天最多获10至20枚麻钱(铜钱)报酬。最高纪录,好像有30枚。烟坊主克扣工价很厉害的。烟叶的杆、茎被剥落后,依然有用,晒干捣碎后制作烟渣,可以勉强抽吸。同时,春天里,置一大锅将烟渣和水一起注入其中,慢慢熬制……久之,水色黄透,熏人、呛鼻的气味愈加浓烈……此时,用水枪给果树高射、喷洒……乃是绝佳的绿色灭虫剂。这种情景,笔者幼时曾多次亲睹过。




大场上晾晒烟叶

二是:反复晾晒。抽去杆、茎的烟叶要及时在场地反复晾晒,以去掉多余水分。不能太干,太干则碎成末状,烟叶就废了。太湿,则易霉变。以柔软、水分适宜为佳。类似晾制葡萄干,将水分控制在最佳状态为宜。这样,味儿最美,也好储存。


三是:焖制配料。制作白条水烟,须加入清油、食盐、槐花、紫花、碱、白矾、香料等,混合起来,进行蒸煮……又以石膏上粉,使之色亮如白。制作头黄水烟,配料稍稍有别,即加入白盐、姜黄、石粉,以及当归、香草、薄荷、川芎、苍术、冰片、麝香等香料,最后,拌入胡麻油等,使之金黄灿然,有了色香味佳的效果。


四是:压制烟墩。一般用杆榨、枷板、滑车、石头等,类似原始榨油的机械原理,将烟叶压缩成捆状,用烟刀裁去四边毛茬儿,弄成方正形状,送进推丝车间。这种形状也叫作烟墩子,厚度一般有三四十厘米,长、方有50휐0厘米之间。


五是:推丝成块。推丝,也叫作:刨丝。烟墩子进入刨丝车间,由两位工人配合,一推一拉,将偌大烟墩子用刨子,分解成一堆均匀的烟丝……位于上手的工人叫师傅,下手配合者,称作徒弟。这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儿,没有硬功夫,不能胜任之,就会将烟丝搞废,成为不合格产品。烟丝刨制成功后,又要将其压制成5휐厘米左右的方块状,叫做:压方。


六是:透风装箱。压方成型后的水烟方块儿,一般有巴掌大小,必须在太阳直晒不到的屋子里,置放于一排排木质框架上,进行自然透风。这一般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之后,将其再进行精心包装,以及装箱……这个时候,如此包装打扮一番的烟块儿,就像待嫁的新娘,很快,它们就会被“远嫁”到天南地北的各色消费者的手中去了。


有时候,靖远的水烟商贩为了抢时间,抢最佳商业机遇,会直接将方烟块儿装箱发运至目的地,至此,方才开箱,进行透风处理……根据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记述,白条水烟,一块有四两重。而头黄、牛毛丝、麻烟一块有二两重。


三、靖远水烟的运销路线

靖远水烟远销的路线很多,综合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条路线。


第一路:销往河西武威、张掖、酒泉,以及内蒙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雅布赖一带。由骆驼队经景泰、古浪、天祝等驿路,西行、北行运至目的地,开售。


第二路:南走四川。这又分两条路径,一条经陇南入川。第二条,经陕西泾阳、汉中入川。川地气候湿润,靖远头黄水烟至此,色泽会更加光鲜、诱人。运输方式,亦无非驼队和马帮。


第三路:走汉口,销售于湖广一带。最后,又由此再入沪、苏、杭、闽等沿海地带。靖远的白条水烟在家乡时,尚呈青绿色,到了汉口,因气候关系,开箱后立即发白、泛亮,气味浓郁诱人。


第四路:走水路,由羊皮筏子运往包头,再由包头上岸,用汽车、马车等运输工具载入京、津、冀、晋等地区,进行销售。


靖远水烟的远销路径大致如此吧。


第四章 靖远水烟女工的一次罢工活动

一、具有宝贵文史资料价值的记载

张慎微先生的《兰州春秋》一书,第二十三回标题是: 《跨上车辕李头儿细说梨树 抡起拐棍白二奶大闹烟坊》。这一章节里记述了一次靖远烟坊的女工、童工们,在一个名叫白二奶的老太组织、策划下,大家向烟坊老板进行示威、罢工,要求增加工资收入的行动。最后,竟然迫使资方让步,达到了预期目的。令人为之一叹。这一记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初年,水烟产业在靖远的兴盛状态。


资方与雇工关系,在《资本论》里论述得非常到位。无论东西方,二者向来水火不容,又是彼此不可分割的。雇工,饱受资方千方百计的盘剥、压榨。觉醒者,才会奋起反抗、维权。


罢工活动,乃是雇工(工人)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力量,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者,方可向资方挑战的行动。所以,这次烟坊工人的罢工事件,具有划时代意义。这在靖远地方史上属于首次。所以,这段史料记载,弥足珍贵,有着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

女工童工抽撕烟叶茎筋场景

二、烟坊主与烟农在地头的纷争

秋季烟叶成熟,烟坊主开始前往烟田收购烟农的烟叶。烟坊主极力压缩价格,而烟农不断抬高价格。有时,烟坊主的秤砣高挑,就故意弄掉秤砣落地,从中揩油,占便宜……而烟农也不傻,乘机给其烟叶掺和土渣、石子儿……争执到极端,双方甚至在地头动武……烟农的田间地头真是随时有好戏上演,好不热闹。


最后,彼此闹腾累了,就基本按亩数估价,但用秤收购的样子还得做,这一来,彼此就马马虎虎走过场。因为,谁的心底都有数,按亩估价后,谁也不吃亏。清代文人舒位有诗曰: “居民业此利三倍,耕烟绝胜耕田夫”。也就是说,种植烟草,收入要高于种植粮食三倍。这或许有些夸张了。但是,一般情况是,烟价高于粮价,烟农就坦然出售,否则,就惜售不出。这是定律。


张慎微先生将这种情形比喻做: 扁担量绸子——各算各的账。

烟田地头,资方与烟农的纷争,这一幕同样反映了民国初年靖远水烟产业繁荣的一面。


三、资方恶意克扣工资令人发指

冬闲季节,正是靖远众多烟坊开工作业的日子。前面说了,第一道工序,就是抽撕烟叶的杆、茎、筋。这一般由闲暇无事可做的女人、孩子去完成。多少挣几个零花钱,贴补家用。上午开工,烟坊大场的门就紧闭起来,将女工、童工牛羊一般圈起来,不可随意出门。直至吃黑饭时,才开大门,放工……抽撕下来的茎、筋等集中起来,论斤计算工资。山一般的大堆烟叶四周,围着坐满了抽撕杆、茎的工人。工人屁股底下都坐着奇形怪状的各色自备的坐垫,如此一坐,工作在8小时以上……劳动强度也是很大的。


张慎微先生记述道,能工巧手,干得最快者,一天能抽撕十来斤筋茎……收获10几个麻钱的工资,这是强劳力工资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吧。今古对比,换算下来,约等于今天的50块人民币吧。可见,工资很低。手慢者,恐怕就是十个,或七八个麻钱吧。


更可恶的是,称斤的时候,资方千方百计耍赖,给工人少算筋茎,恶意克扣工钱。为此,工人们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咒骂资方的恶劣行径:

烟坊人,没良心,

称十斤,赖八斤。

不知老娘为光阴……

靖远民国初年市面流行的铜钱(麻钱)

更为可恶者,乃是记账不发现钱。等到算账发工资之日,七扣八扣,又赖掉多少工钱。这个时候,还是不发现钱,拿一些“粗布劣梭”来顶替……这样下来,工人几乎等于白干一场,做了义务工。由此看来,资本家无论民族、种族和肤色,其贪婪和压榨工人,都是穷凶极恶的。


于是,就引起工人强烈的反抗。靖远历史上第一次女工、童工的罢工事件发生了。


四、罢工行动的经过

话说靖远城里有个老太叫白二奶,是个女强人。其家贫,依赖冬季给烟坊里抽撕烟叶的筋、茎,挣几个钱,聊度光阴。烟坊主无底线克扣工人的工资,触怒了她。白二奶瞅准时机,纠集百十号女工、童工,向资方发难……靖远城里烟坊众多,白二奶手快、勤奋,常常奔走几处烟坊做工。有个叫做“高八”的烟坊,厂主极其刻薄吝啬,对待工人最恶劣。这天,白二奶动员工人罢工,谁家的烟坊也不去干活儿……烟坊主都慌了。几天过后,在“高八”承诺高薪并现场直接发钱后,她才率领大家开工。当天下午结账,“高八”声称每人发20个麻钱。这工价算是很可以了。可白二奶不干,非要给大家发30个麻钱不可。资方不干。白二奶遂率领众人打翻了资方算账的案板,麻钱滚翻一地,资方人员被白二奶拿着拐棍一顿猛揍……资方人员大呼:女光棍,母老虎……抱头鼠窜。


最后,资方无奈,被迫让步。资方当天给每个工人按25个麻钱的标准,现场发放了现钱的工资。白二奶为代表的工人一方大获全胜……

抽吸旱烟的农民大爷


第五章 靖远水烟文化漫谈

一、文化是什么

辞海定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由此看,人类对于某种特定事物,产生思索、联想、念头等等精神活动,那么,相关的“文化”,于此就产生了。而记载艺术、剧作、歌谣、谚语、比喻,或者传说、故事之类的书籍、文章、光碟等等产品,那更是文化的集中、直观的体现了。


靖远曾经广种水烟,天长日久,人们在种植水烟的生产劳动中,在消费水烟产品时,对于水烟就有了喜怒哀乐等精神情绪的流露,同时,因水烟而生的各种谚语、传说和故事也都有了。这样一来,靖远的水烟文化遂应运而生。靖远水烟文化,顾名思义,它有着鲜明而强烈的靖远地方特色。


之前,笔者在不同的文章里,曾分别探讨过靖远地域特色的黄河文化,鸦片(大烟)文化,地震文化,还有狼文化,等等。现在,笔者在此谈谈靖远的水烟文化。


二、与水烟有关的民间口头语

这一节的内容,包括民间的口头禅、俗语、说法、比喻,等等。这些东西是人们因水烟而发的理性,或感性的思索、情感的精神产物,所以,它理应看做是靖远特色的水烟文化之一种。


其一:不是个好水烟锅子。过去,人们骂人,常有句口头语,曰:那小子,真不是个好水烟锅子!这句俗语,在旧时代人们的口头语中频频流露。现在,则不多见了。水烟锅子,很昂贵,价值不菲。当然,坏水烟锅子也有,为人们所鄙弃。人们常年使用之,对其太熟稔,故,就有了将渣人,比喻做“不是个好水烟锅子”的说法。此说一经生成,遂广泛流行于世。渣人,等同于“坏水烟锅子”,这比喻,的确很形象,很生动。


其二 :啥铜倒下(铸造)的水烟锅子?过去,现实生活中,靖远人争执、吵架,有时会生气地质问对方:你是啥铜倒下(铸造)的水烟锅子?这句话的意思,跟今天人们所说:你是啥东西?竟敢来教训我?差不多。人有等级,水烟锅子也有等级。水烟锅子尤其因铸造的铜质不同,则质量、品级有别。所以,人们吵架质问的意思是指,对方的身份、资格欠缺,就不够格管教自己,和自己说话……

抽吸水烟的工具——水烟锅子

其三:吃了五谷,想六谷。靖远人常常说:吃了五谷,想六谷。这六谷,就是指水烟等消费品。人们茶余饭饱之余,再抱起水烟锅子,咕嘟嘟抽吸一番,吞云吐雾……那情景真是惬意、舒适之极。“六谷”的说法,于此产生。这说法也颇形象。五谷之外,才有六谷啊。五谷不吃,要饿死人。不吃不行。六谷不吃,饿不死人,可以不吃。但是,人一旦吃饱肚子,立马就会想到六谷。所以,这六谷不吃,也是不行的。人们一旦染上“六谷”的恶习,很难戒掉的。


其四:饭后一锅烟,赛过活神仙。靖远人还有这样的谚语:饭后一锅烟,赛过活神仙。饭后一盅茶,赛过神仙他大(爹)。这谚语的前两句很流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至今,在社会上依然流行不衰。后两句,则是补缀、衍生品。所以,四句连起来并用,不太常见。只是偶尔间,会听到有人这般絮叨一下。仅此而已。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烟,包括三层意思在其中。

一是:现在多指香烟、卷烟,以及旱烟。所以,现在人们多说:饭后“一支”烟,而非“一锅”烟……

二是:过去,民国时代,这里的一锅烟,则多指水烟。

三是:过去,民国时代,这里的一锅烟,也包括大烟。


根据张慎微先生《兰州春秋》的记述,见该书第二十三回,第171页,说,省议长某某,饭后,既抽水烟、旱烟,同时还躺在炕上,又去享用大烟……对此有兴趣者,可以去查阅之。由此,足见这里的烟,在历史上的确包括着大烟。民国年间大烟泛滥期,无论贵族、官员、商贾,还是普通民众,饭后皆吸食大烟,成为一种时尚……故,这里所说的烟,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着大烟!


今天,市井生活中,这烟,早已不包括大烟了。因为,大烟成为严禁品。触之,犯法。


三、与水烟有关的故事和传说

故事一:老作家黄兆文先生言,民国旧社会,靖远某村,某人恶甚,素与乡亲不相走动,彼此关系紧张之极。某日,其母丧,跪请村民头人主持丧事。头人看在其父母面子,遂召集村民自带刀板、锅盆等工具,前来帮忙,发营丧事。晚饭,此人令厨子只做家里人共七人饭,不给代劳、帮忙人饭吃……众闻之皆大怒,拂袖而去。众人本不欲来,碍头人面子而来,苦苦干活一天,东家竟不予饭吃,如此乖张行为,不近情理甚焉。有某愣头青者,心机颇多,乘人不备,将一块水烟砖不动声色投入饭锅,扬长而去……待饭熟,主人家七人捧碗食之,烟味苦辣刺嗓,难以下咽,皆叫苦连天,弃之,勿食。是夜,家人饿肚一宿也。此,主人家无德,所遭报应也。


故事二:靖远名儒张尚瀛先生(1920~2005)有文章记述,糜滩乡,民国时代曾广种水烟草。陈家拜(加土旁)某人,务弄烟田,其人又是不可救药的秦腔迷。时当烟苗旺盛生长季,其在地头劳作余,忽,心血来潮,竟学唱起秦腔《伍员逃国》戏。一声怒吼而起,忘情期间,随手在地上拔起一根烟苗做马鞭,边吼唱,边在烟田里策马驰驱起来……手中烟苗脆弱甚也,摔坏一根,随手又拔起一根……如此这般,一出戏演练唱完,则一亩烟田毁坏殆尽也。晚回家,望见被自己糟蹋坏的烟田,懊丧不已。一季庄稼,竟毁于秦腔爱好。此,真怪才一枚也。


故事三:张尚瀛先生又记述,清末,或者民国初年,靖远黄河边有一水烟道人出现。在河边村庄上,道人凄厉地呼喊:水烟,水烟……道人意在化缘水烟。一般情况下,和尚、道人、尼姑、戏子等化缘,都是索要财物、玉帛、食物之类。化缘水烟,真是闻所未闻。此道人怪极,村民给其布施财物等,道人不但不要,而且还显得非常生气。若是给其布施一撮水烟丝,道人则高兴万分,欣欣然离去。口里又呼:水烟,水烟……后来,黄河遽发大洪水,吞没整个村庄,村民、牲口一时淹死无数。至此,人们才如梦方醒,惊叫道:哦,原来如此,这道人真乃神人也……实际上,道人早向人们发出洪水来袭的警告。因为,水烟与水淹谐音,可惜,人们识破、悟透太晚,结果,造成很大的损失……此后,水烟道人神秘地消失了,再也未曾出现。

这一故事,笔者曾引入拙作长篇小说《黄河远上》里。

烟草花开

四、捡拾一组与水烟相关的诗歌

1.大清康熙朝诗人陈廷敬有《咏淡巴菰》一诗:

异味来西域,流传入汉家。醉人无藉酒,款客未输茶。充肠无滓浊,出口有氤氲。妙趣编相忆,索喉一朵云。细管通呼吸,微嘘一缕烟。味从无味得,情岂有情牵。爝火能知寒,长吁意似酣。良宵人寂寞,藉尔助高谈。


2.清乾隆时江苏金匮诗人杨芳灿来甘肃作官,曾作五言《水烟》:

西陲产灵草,也号淡巴菰。品逸桐君录,形遗柏翳图。化烟还淡荡,借水得甘腴……


3.不知名作者关于吸食水烟的七言短句:

取出烟丝捻成团,轻轻摁入铜烟窝。吹燃纸媒点着烟,咕噜咕噜吸一口。提起烟管微微吹,烟灰弹出再重来。


上述诗歌中所谓的淡巴菰,就是水烟草的外语音译。前两首诗作充分反映了吸食水烟有助于提升思维,有助于写文章,同时有消食、助兴、谈资等功用,是人们休闲、娱乐时的极佳消遣品。诗作都夸大了烟草的良性作用。甚至,将其称为:灵草。其实,古人有识者,早洞察了其危害性,又将其称作:恶草。


限于篇幅,这里就罗列这几首诗,以飨读者。这些诗作,也是水烟文化的体现。有关水烟的诗作、记载文字,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成熟黄透的烟草叶

后记:

当年,笔者年轻的时候,曾构思准备写一篇反映靖远水烟生产、加工,以及靖远人与水烟之间的关系等,这一题材的中篇小说,题目拟为:《烟坊》。可是,由于官场杂务所累,生活琐事缠身,终未能如愿。由于笔者手头掌握的有关靖远水烟的资料颇多,加之靖远水烟,曾是靖远历史上重要的地方特产之一,影响巨大,因此,笔者一直试图为之写些什么……笔者明白,自己的关于靖远民国叙事的创作体系中,是少了水烟这一环节的,缺少了,就会产生一项空白,造成遗憾。


今日挥写而成的这篇拙作,笔者极尽搜罗、铺陈之能事,推出的很多东西很珍贵,极具传承价值。靖远水烟文化,从底蕴厚重感而言,得以丰沛、充实;从品位上而言,得以有效地提升。使之更具积极的传世意义,此文,实功不可没也。笔者很自信这一点。但是,此文遗漏和不足,依然存在,期待有识者随时指出来,予以批评、斧正之。


参考资料:《靖远县志·道光本》、《靖远县志·民国本》、《皋兰县志》、《兰州春秋》、《兰州晨报》2002年11月2日《甘肃水烟》一文、《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6月1日于民著:《兰州水烟兴衰记》一文、何立民先生著《水烟在靖远》一文、以及采访民间耆老所得口述资料、其它多种网络资料,等等。



坐落在榆中金崖古镇的兰州泰和水烟工业公司,上百名工人正在忙碌着。院子里晾晒着金黄的烟叶,五十名女工一字排开,正在抽烟茎,几名男工人用木叉挑动着抽过茎的烟叶。车间里,五十多名工人,两人一组,正在将水烟叶轧制成小块……


手工抽取烟茎

  泰和水烟工业公司前身是福元泰烟坊,为红色资本家沈秀峰私家烟坊,后改为榆中国营水烟厂。2007年,被榆中当地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全国唯一一座水烟加工厂。传统手工制烟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性旅游参观范畴,流传几百年的传统工艺和水烟作坊亟待通过旅游投资项目而被保护性继承延续。

晾晒烟叶

  水烟又称九叶芙香草,属黄花烟种。相传三国时隐士孟节献烟草给诸葛亮,用以治疗瘴气患者。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烟草辗转传入甘肃,并广泛种植于兰州、榆中、皋兰、靖远、永登、永靖、临挑等地。水烟以丝、色、味三绝闻名全国,自古就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黄铜船儿弯管杆,水藏肚里锅有眼;点火一吸咕噜响,韭叶芸香孔明传。”这首流传于兰州民间小诗,描述了当地水烟的特点和来历。


纯手工加工的厂房里

  然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兰州水烟濒临消失,该厂自去年9月投入生产以来,为当地种植烟叶的村民找到了销售渠道,同时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秉承和延续了水烟的传统加工工艺。据公司领导称“老匠人越来越难找了,这份传统手工艺即将失传。”水烟主要销往浙江温州、福建宁德、江苏南通等地。来源:东方IC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购买烟丝、卷烟器、空烟管等,请点击本网站底部商品直接购买,可货到付款!
你还可以搜索 烟丝加湿方法 烟丝干了喷什么好抽 烟丝干燥用什么加湿好 烟丝怎样保湿 水烟 水烟多少钱一个 阿拉伯水烟 水烟怎么 水烟健康 水烟筒 水烟有害 运水烟罩 水烟好吗 后水烟 水烟有 水烟罗 水烟单 玻璃水烟壶 纯铜水烟壶 水烟寒 大水烟 水烟批发 水烟电子烟 电子烟水烟 水烟是什么 水烟烟丝 阿拉伯水烟多少钱 水烟怎么抽 水烟烟具 水烟价格 水烟袋 新款水烟壶 水烟壶专卖 水烟壶大号 水烟壶多少钱一个 阿拉伯水烟专卖店 水烟壶多少钱 阿拉伯水烟专卖 水烟壶全套 烟具批发 水烟袋价格 电子水烟筒 水烟壶价格 阿拉伯水烟价格 夜店水烟壶 水烟壶批发 水烟配件 阿拉伯水烟怎么抽 烟具大全 水烟壶 水烟壶价钱 水烟壶厂家 水烟壶全套多少钱 阿拉伯水烟壶 水烟壶大概多少钱 水烟壶怎么用 什么是水烟 复古水烟壶 豪华水烟壶 水烟壶专卖店 男人水烟壶 水烟壶报价 水烟壶套装 电子水烟 水烟壶批发价格 烟壶全套 自制水烟壶 水烟壶商城 水烟壶配件 便携式水烟壶 迷你水烟壶 水烟壶有什么好处 水烟壶购买 高级水烟壶 阿拉伯水烟管 阿拉伯水烟壶专卖店 批发水烟壶 水烟壶什么牌子好 哪里有水烟壶卖 制作水烟壶 男人世界水烟壶 静音水烟壶 水烟壶代理 创意水烟壶 买水烟壶 水烟枪 小水烟壶 精美水烟壶 古代水烟壶 水烟壶好吗 阿拉伯水烟壶价目表 高档水烟壶 铜制水烟壶 双人水烟壶 水烟壶烟丝 老式水烟壶 电子水烟壶 亚力克水烟壶 水烟壶图片 水烟壶怎么抽 水烟壶怎么使用 水烟壶怎么样 购买水烟壶 水烟壶有什么用 啊拉伯水烟壶 广东水烟壶 水烟壶的价格 水烟壶用什么水 四管水烟壶 水烟壶有用吗 水烟管 水烟具 水烟壶结构 欧美水烟壶 阿拉伯水烟壶购买 水烟壶使用方法 中国水烟壶 民国水烟壶 印度水烟壶 民国水烟壶价格 阿拉伯的水烟壶 阿拉伯水烟壶专卖 烟具 阿拉伯水烟壶价格 北京水烟壶 广西水烟壶 美国水烟壶 烟壶 淘宝水烟壶 成都水烟壶 武汉水烟壶 兰州水烟壶 水烟壶原理

相关推荐

经典国产云南玉溪003号烟丝陈年醇味散装烟斗烟丝一斤500克,洞藏老坛酒_纯粮酱香白酒发酵_只献给懂酒香烟丝的人

¥138.0 ¥ 288.0

便宜的低于100元的烟丝好抽吗?100多一斤的烟丝怎么样?有几十元一斤的烟丝吗?赶集的地方有

¥100.0 ¥ 100.0

【晒干半年后的青梗颜色如图】南雄青梗在哪里买?南雄青梗网上怎么买,南雄青梗晒丝品吸报告头一次手卷体验(南雄特醇、青梗)

¥170.0 ¥ 266.0

网上哪里能买到烟丝 烟丝哪里买?皇廷御丝 云南玉溪优质烟丝 烟波致爽斋独家秘制烟丝 500g

¥488.0 ¥ 588.0

陕西宝鸡麟游烤烟,陕西金丝猴烟丝,烟丝一般什么店有卖?宝鸡市哪里有手卷烟丝卖?

¥118.0 ¥ 198.0

利群 至尊版手卷烟丝,上等好货 香气十足 余味饶舌,留香持久 500克包邮

¥168.0 ¥ 258.0

多雨季节烟叶烘烤注意事项?烟叶初烤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南雄出名的它,是男人必不可少的东西,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 我南雄地大物博,但是最最出名的 当然属:“黄烟”咯!

网上购买烟丝渠道,散装烟丝比烟卷的多,价格低划算。如何装烟斗丝,烟叶的种植技术

烟草的这些类型你知道吗?1、火管烤烟;2、晒黄烟;3、传统晾烟;4、香料烟;5熏烟

云烟的发展历程和印象烟庄产品的高端定位,以及云南烟丝的特点和口感

老勐赶集 水烟筒之乡,解密云南十八怪竹筒当烟袋:水烟筒的文化特点,以及抽云南玉溪水烟丝毛烟丝的优点